软件测试的IEEE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量软件系统的过程,目的是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并找出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
1、测试工作将进一步前移。软件测试不仅仅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还对需求的精确性和完整性的测试技术、对系统设计的测试技术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2、软件架构师,开发工程师,QA人员,测试工程师将进行更好的融合
3、测试职业将得到更充分的尊重。
4、设置独立的软件测试部门将成为未来软件公司的共识。
5、测试外包服务将快速增长,和软件开发外包一样,软件测试外包将成为全球化的趋势。
测试工程师的职责:
测试人员要了解项目需求内容,从用户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测试看法;测试人员要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测试人员要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以供项目参考;测试人员要进行缺陷跟踪和分析。
软件测试的概念:
软件测试就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狭义观点)。
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试软件系统的过程,目的是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并找出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标准定义IEEE )
软件测试就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辨证观点) 。
测试被定义为“对软件系统中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的活动”。(风险观点)软件测试就是“验证(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确认(Validation)”活动构成的整体,即软件测试V&V 。(标准观点)
要完整理解软件测试,就要从不同方面去审视软件测试,概括起来,软件测试就是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对软件产品(包括阶段性产品)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尽快尽早地发现在软件的缺陷。
软件测试的对象:
1、源程序/目标代码
2、各开发阶段的文档(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及其它相关文档)
软件测试的目的:
从用户角度看的目的:通过软件测试发现隐藏的错误和缺陷,考虑是否可以接受该产品。
从开发者角度看的目的:表明软件产品不存在错误,验证软件实现了所有用户的要求。
从测试人员角度看的目的:发现错误,预测错误,提供软件可靠性错误,对软件做出评价。
软件测试误区:
误区一:如果发布出去的软件有质量问题,都是软件测试人员的错。
误区二:软件测试技术要求不高,至少比编程容易多了。
误区三:有时间就多测试一些,来不及就少测试一些。
误区四:软件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与开发人员无关。
误区五:根据软件开发瀑布模型,软件测试是开发后期的一个阶段。
相关文章